來源: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 2023/05/23
受訪專家:安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感染科主任 張國梁 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高嘉悅 身邊“二陽”病例逐漸增多,難免讓人心里產生一些不安:我會不會再中招?要不要趕緊做點什么?針對時下大家關心的“二陽”熱點問題,“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”記者采訪了安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感染科主任張國梁。 1....
來源:生命時報 2023/05/23
受訪專家: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 張海澄 本報記者 虞 曄 過去有觀點認為,心血管病“重男輕女”,女性患病及死亡風險較低。但在過去十余年中,男性冠心病死亡率逐年下降,女性不但沒有明顯改善,甚至有上升趨勢,而且女性心血管病死亡占總死亡的構成比也大于男性。究竟哪里出了岔子?近日,美國心臟...
來源:生命時報 2023/04/13
受訪專家:南開大學經濟學院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 李建民 本報記者 高陽 開欄的話:我國已進入“人口負增長時代”,同時還面臨勞動年齡人口和育齡婦女規模下降、老齡化程度加深、出生人口數量走低等結構性矛盾。人口問題事關國計民生,積極應對人口變化帶來的挑戰,對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意義重大。為此,本報...
來源:生命時報 2023/04/13
本報特約評論員 陳 年 近日,針對部分互聯網平臺的青少年模式不能有效發揮作用的情況,上海市消保委微信團隊對20款視頻、短視頻及直播APP進行了測試。結果發現,20款APP都上線了青少年模式,不同程度地對使用時長、評論互動、充值打賞等功能進行限制,但在實際使用中存在一些問題。 比如,有的時間管理流...
來源: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 2023/03/20
受訪專家: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、神經疾病高創中心副主任醫師 賈龍飛 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歐陽云霜 日常生活中,邊走邊說話、過馬路時留心紅綠燈及車輛等,是大多數人的“熟練動作”。但對于大腦衰老、認知衰退的人來說,行走的同時做別的事是項困難任務。近日,發表在《柳葉刀·健康長壽》雜志上的一...
來源: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 2023/03/20
受訪專家:原中國消費者協會秘書長助理、消費指導委員會主任 王前虎 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郭詩穎 近年來,人們越來越看重健康美、肌肉線條,健身行業因此快速發展,健身、瑜伽、游泳等體育培訓機構數量快速增長,但隨之而來的還有相關投訴糾紛的增加。近日,北京市體育局官方賬號“體育北京”發文提醒:鑒于接到...
來源:生命時報 2023/02/13
馮 岳 編譯 美國輿論研究協會2022年7月14日至7月18日對 2000 名美國人進行了隨機雙選調查。研究顯示,人們表達感激之情的頻率與他們對生活的滿意程度呈正向關聯。13受訪者表示,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表達感激之情,其中有62% 的人表示對自己的生活“非常滿意”。 42% 的受訪者認為口頭表達“...
來源:生命時報 2023/02/13
奧密克戎BF.7變異株在我國多地作亂,由于其傳播方式更隱匿,傳播方式更快,感染能力強,使得人們防不勝防。很多人都在網上談論要增強自身免疫力來抵抗奧密克戎病毒,還有些人準備囤些藥物來應對不時之需。那么,人體免疫系統是怎樣對抗新冠病毒的呢?囤藥有沒有必要呢?我們來聽聽專家的說法。 2020年上海首批援...